电脑城快扛不住了

这一波互联网冲击,"悲剧"了电脑城。日前,有网友在钱报网发帖称:"曾贵为北京电子城三强之一的太平洋电脑城6月底就要停业了。"据这个名叫"一锅端"的网友报料, 年内,位于北京中关村的海龙、鼎好等电子卖场的商业面积要下降至50%以下。

事实上,前段时间,中关村已经公布了一份西区业态调整规划,明确禁止入驻低端业态形式。低端电子产品,主要指经营电脑配件、小数码产品的小专柜、小店面,还有如攒电脑的、卖内存条的等----这些是传统电脑城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
这场在"中国硅谷"发生的巨变,被认为是"互联网摧毁了又一个产业"。蝴蝶效应下,1000多公里之外的杭州,虽然电脑城里的商户还在号称影响不大,但悄然转型已经不可避免。

北京:

数码城变"空城"

6月中旬,记者来到太平洋电脑城。门口的电脑海报已经掉落一大半,曾经一进门就围上来的 "黑导购"没有出现,空旷的大楼里已经没有顾客也没有摊贩,完全看不出来这里曾经蜂涌过每日高达4万的客流,随处可见的是拉货的破旧板车,到6月30日, 这些板车要把太平洋电脑城拉成一座"空城"。

林菲店铺里的手机已经运走了一半,这个在太平洋经营了7年的店主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铺子和电脑城 一起衰败:"太平洋是1999年开张的,当时算很牛了。2006年开始,随着E世界数码城开张,一大批电脑城冒了出来,这里的客流量马上就不行了。" 散客都去街对面鼎好、海龙、科贸等新的电脑城,不愿意来这孤零零杵在海淀路的老卖场。找林菲最多的,是从隔壁卖场来提货的商家,他们把这里当成了仓库。

生意终于做到头了。

6月30日,太平洋电脑城将被正式移交给北京大学。曾经让林菲眼红的新电脑城,也被要求压缩经营面积,明年年内,中关村购物中心商业面积至少压缩3万平方米,到2015年压缩到10万平方米。

杭州:

电脑城5年利润降一半

"2000年我在北京读书时,去太平洋买电脑,感觉地方太大了,跟迷宫一样。"IT人杨海波回到杭州老家后也在电脑城里干,对于当时中关村火爆的电脑卖场,他至今仍念念不忘:"但它还是死了,现在我担心自己的生意。"

杭州电脑城的历史,可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算起,由国营老厂房改建过来的杭州电子市场是最早的开端。当时,一台在电脑城DIY的电脑,比同价位的品牌机硬件好5成以上,电脑城优势很明显。

"现在卖电脑已经不赚钱了,卖MP3,攒电脑,卖光盘之类的都没花头,只剩卖手机的稍微 好过点。" 张迪哲是在百脑汇开张第二年进驻的,作为元老级的人物,他感觉到了这行当的颓势:"靠电脑城赚辆宝马车的时机已经过去了。"摊主徐学东直接说:"利润下降 得很厉害,和四五年前相比,利润至少减了一半。"

让生意更难做的是电脑城连年上涨的摊位租金。张迪哲等人向记者出示了一份通知,称百脑汇的租金将上调近27%,在9月开始实施:"我们完全没有能力承受。"

电子商务和大卖场

挤压电脑城最后的生存空间

"为什么还去电脑城买东西?"大学生徐斌给出了三个不去的理由:"电脑城太乱,买到几次假货后就不敢去了。网上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电脑,干吗跑那么远。我要找最低价的东西,网上搜一下就可以,电脑城里还要一家一家跑过去,太累。"

电子商务人士认为电脑城倒下是理所当然的。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开发大会上,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告诉本报记者:"中关村缩减50%面积这一举措是对的,这是避免死亡的最好办法。"

而在6月2日的媒体报道中,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会长鲁瑞清表示,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在2010年发展迅猛,对中关村IT卖场造成不小的冲击。另外,国美、大中、苏宁的3C卖场进一步瓜分了电子卖场行业的市场份额。